【最美節能人】劉汗青 讓垃圾“浴火重生”,化身綠色電能 |
來源: 時間:2025-10-20 |
在江西萍鄉,垃圾“浴火重生”、“廢物”到“綠電”的奇妙轉化每天都在中節能環境萍鄉公司(簡稱“萍鄉公司”)上演,這一綠色實踐的背后是一群兢兢業業、無私奉獻的中國節能人,萍鄉公司檢修技術部電儀專工劉汗青正是其中一員。 十余年來,劉汗青始終堅守在基層一線、撲身在創新前沿,取得了一批成果、獲得了一系列榮譽。2023年2月,參加第二屆全國節能環保行業職業技能競賽取得“一等獎”,并于2023年10月,被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授予“全國技術能手”榮譽稱號。2024年,獲評江西省“C”類高層次人才,湘東區最美產業工人,湘東區五四青年獎章等榮譽稱號,多次榮獲中國環保“先進員工”“班組長標兵”等榮譽,為公司創新發展貢獻了智慧和力量。 心懷憧憬,投身綠色電力行業 1991年出生于江西萍鄉的劉汗青,童年多與祖父母在鄉下相伴。兒時頻繁的斷電經歷,讓他對“帶來光明”的電工師傅萌生敬意。懷著對電力事業的憧憬,劉汗青考入了新疆農業大學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專業,并在畢業后入職新疆華電吐魯番電廠。憑借勤學好問的勁頭,他在24歲時便成為電廠最年輕的電氣技術員,積累了扎實的行業經驗。 2017年,一次回鄉期間,一則消息讓劉汗青眼前一亮——萍鄉要建垃圾焚燒發電廠。“垃圾也能發電?”帶著好奇他查閱了大量資料,了解到垃圾焚燒發電技術在實現垃圾的減量化、資源化、無害化處理,有效緩解“垃圾圍城”的環境壓力的同時,能將垃圾中的化學能轉化為清潔電能。這一深具發展前景的綠色事業為劉汗青提供了新的職業選擇,他毅然選擇回鄉,憑借出色的專業能力順利入職中節能環境萍鄉公司。 勤學善思,用心做好每一件事 入職萍鄉公司檢修技術部后,劉汗青從一線檢修崗位重新起步,憑借優異表現,兩年后他升任檢修班長,全面負責項目電儀技術的建設、改造與管理工作。在部門人員緊缺時,他同時扛起設備維護、檢修與技改三方面重任,編制的設備臺賬和《電氣檢修規程》,為項目長期安全運行筑牢了根基。 在擔任檢修班長期間,面臨鍋爐二、三煙道螺旋輸送頻繁斷裂的難題,劉汗青創新提出“絞龍式卸灰改斜管式卸灰”方案,不僅解決了設備斷裂難題,還每年為公司年省設備耗材費30余萬元、電費10余萬元,節電16萬度。 面對柴油價格高、燃燒時環保參數難控等問題,劉汗青帶領團隊獨立完成了一期柴油燃燒器的升級改造,將原有柴油燃燒器改造為燃氣燃燒器。從機械安裝到布線調試,劉汗青帶領團隊僅用一個月就完成了這項“不可能的任務”。改造后,該系統每年節約成本20萬元,并榮獲第三屆中國節能“五小”創新創效活動三等獎。 2022年,為攻克現場PLC控制器技術難題,劉汗青利用業余時間鉆研歐姆龍、西門子等多種編程和組態軟件,吃透國外技術。同年8月,滲瀝液火炬系統觸摸屏突發故障,面對廠家的技術封鎖和“二次收費”要求,他運用自學的西門子ProSave軟件成功實現自主修復,徹底打破了外部技術壟斷。此后,他又進一步完成一期二期網絡互聯、運行小指標競賽自動統計等多項改造,大幅提升了項目數字化、自動化水平。 “今后,我將不斷探索和嘗試新技術、新方法,為電力行業綠色低碳轉型貢獻更多的力量。”劉汗青說。 堅定信念,為美麗中國不懈奮斗 作為共產黨員和公司青年突擊隊主力,劉汗青始終以實際行動沖鋒在前。2021年,公司主要用于抓取和搬運垃圾的垃圾爪突然發生鋼絲突然發生斷裂,凈重約5噸的垃圾爪墜入垃圾倉深。一旦發生垃圾塌方,打撈作業將更加困難。“作為黨員和班長,我必須帶頭上。”他身著防護服,站在抓斗上緩緩降至復雜的垃圾倉內沉著作業,最終高效完成了維修。而在2019年萍鄉遭遇洪水期間,他更是連續24小時堅守一線,架設9臺潛水泵,將積水從周邊水塘、排水溝抽排至生產水池,既保障了公司正常運轉,又有效緩解了周邊積水,為居民解了困。 劉汗青向班組人員講授校驗變送器操作步驟 盡管工作時常需要加班加點,劉汗青卻樂在其中。平日里,每當帶著剛上小學的女兒出門時,孩子總會問:“路上和小區都干干凈凈,垃圾去哪了?”“它們都運到爸爸公司處理啦,這樣城市才美麗。” 劉汗青在參加全國第二屆節能環保行業職業技能競賽 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后,他更堅定了方向:“全會強調‘聚焦美麗中國建設,加快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’,這是使命也是動力。”未來,他將在公司的帶領下,繼續推進“冷凝水回收”“干粉噴射自動控制系統”等節能降碳方面的技術改造,爭取提高垃圾焚燒發電廠的數字化、自動化、智能化水平并形成可推廣模式,以生活垃圾低碳化處理推動城市綠色發展。 “我會時刻牢記黨員的使命與擔當,為公司的發展和行業的進步貢獻自己的全部力量,為建設美麗中國不懈奮斗。”劉汗青語氣堅定。
作 者:姜禹帆
攝 影:
責任編輯:
瀏覽次數:
|